- 发布时间:2020 -11-18
2020年11月12日,由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与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和中国银行保险报共同主办的“数普惠 新金融——第三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在人民日报社举行。会上,揭晓了“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20)”名单,并在人民日报要闻版刊登。拓尔思子公司金信网银“北京市金融局-北京市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入选该名单。
人民日报要闻版刊登内容
相关链接:
数字普惠金融已成为当前普惠金融发展的主流——第三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在京召开
“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20)” 评选遵循公开、公正、科学的评审原则和流程,参考网络公开投票参与热度,经过相关协会和评审专家推荐和多轮线上、线下评审等环节,最终从341家单位的569件参评案例中评选出“中国普惠金融助力抗击疫情”、“中国普惠金融助力脱贫攻坚”、“中国普惠金融产品创新”、“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和“中国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五个类型的30个典型案例。
颁奖现场
案例介绍
此次金信网银入选的“北京市金融局—北京市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将北京市网络借贷平台、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地方各类交易所、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20多类从事金融活动的企业纳入监测,依托大数据、监管科技手段整合互联网公开数据、政务公开数据和金融监管机构数据等大数据资源,通过合规性、收益率、投诉率、传播力、特征性五大维度近百个细分指标动态计算企业的风险指标“冒烟指数”(冒烟指数越高,代表企业风险越高),有效辅助北京市金融局及时掌握金融风险线索,有效提升其风险预警能力和案件前期核查研判效率,保障北京市金融安全,助力金融创新健康可持续发展。
具体做法
1、创新应用大数据监测预警非法金融活动,实现“线上+线下”立体化监管
“北京市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实时接入财经网站、地方金融网站、贴吧、工商税务网站、社交媒体、法院、投诉举报等数据资源,全天候无缝隙监测非法金融活动线索,解决非法金融活动发现难的问题。
2、量化非法金融活动风险,辅助监管精准决策
基于海量大数据资源,“北京市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和专家研判模型共同赋权得到企业风险评分,即“冒烟指数”。当冒烟指数为80—100区间,则应向公安部门移交线索;冒烟指数为60—80区间,则意味着其非法集资的风险非常高,需要重点关注、约谈整改。“冒烟指数”的分类分级预警机制可精准研判高风险企业,使金融监管有的放矢。
3、依托技术打造市区两级联动机制,创新金融治理模式
从隶属关系来看,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各区金融办分别隶属于北京市政府和各区政府。为提升市区两级协同处置风险的效率,“北京市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不仅服务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同时也承担着北京各区的风险监测和风险处置的职责。目前,北京房山区、东城区、西城区等区参考“冒烟指数”进行各区现场核查工作,并定期同步给市金融监管局,逐步形成了市区两级联动机制。
取得成效
“北京市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已被北京市金融工作局运用到了2015年-2020年北京市打击非法集资专项整治行动、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行动和扫黑除恶等工作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荣誉证书
截至2020年3月底,“北京市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共监测新闻、论坛、微信、微博、招聘等网络数据300.0亿条,对接全国工商企业数据5000万家、全国金融行业协会数据20余万条,失信公告、裁判文书、执行公告、法院公告等法院数据60余亿条,共监测北京市近20万家企业,发现预警1600余家风险企业,在监测预警、风险排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19年11月22日,成方金融科技论坛在北京召开。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出席并发表致辞点赞“冒烟指数”,“北京的金融科技创新已经具备了先发和引领优势。在监管手段上,我们将着力构建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在内的监管科技体系。我们在全国首创了‘冒烟指数’,并不断提升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的能力。”
“冒烟指数”服务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后,相继应用于中国银保监会、公安部、中国互金协会、江西金融办、重庆金融办、天津经侦、深圳金融办等200多个金融监管机构监测1000多万家企业的非法金融活动风险,成功预警出多起非法集资大案要案。“冒烟指数”已成为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的事实标准。